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重讀一次圯上納履的故事



圯上納履

良嘗閑,從容步遊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
「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
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複還,
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
,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
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複早來。」五
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篇書,曰:「讀此則為王
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
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

《秦始皇》一書:圯上納履部分

舊聞新讀

  讀了呂世浩老師的《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一書,因此重讀了張良圯上納履的故事。在重新讀這段文字之前,對於張良"撿鞋運動"的行為一直停留在『張良心性非一般人,因而獲得黃石公的幫助』如此簡單的結論,但重新看看這段文字,發現張良其實是個頗人性化的青年,不如印象中那麼聖人。比方說這裡:當老人叫它下去撿鞋的時候,張良的反應是『良愕然,欲毆之。』張良愕然,然後想揍這位老人家,多麼直覺的反應啊!

重新思辨

  文中除了『良愕然,欲毆之。』如此搞笑的反應之外也有出現"良殊大驚"與"良因怪之"等等,都是一個人很直接的感受,而重點就在於,大家在第一瞬間的反應大致都相同,問題是在那之後你會怎麼做?

良『欲毆之』而後是『為其老,強忍』
『良殊大驚』之後是『隨目之』
『良因怪之』卻跪曰:『諾。』

  張良的不同之處由此看出,並非所有人在第一線上都可以有最好的應答與反應,但是退居第二線,當你可以發揮的時候,你會有怎樣的反應呢?我們不是張良,但我們可以在張良的角度上設想,如果你是張良,經歷了秦始皇席捲而來的勢力、經歷了博浪沙的刺殺

你的下一步,會是什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