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科學文章翻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科學文章翻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科學文章翻譯 - 『排擠』背後的科學


今日來自Phys.org的文章 The science behind spite 翻譯。


翻譯內文:


   心理學、生物學和數學共同發表關於利他與排他現象。幫助或傷害其它各體所要付出的成本不僅是取決與兩個個體之間的互動,也跟週圍的個體有關。

  根據Krupp的研究[1],在同一群體中與多數差異很大的少數個體,會對跟自己相似的夥伴有利他的現象,且對其餘具有差異的個體有些微的排他現象。

  然而,群體中一個與多數相似的個體,他們對於相似的夥伴只有些微的利他現象;卻對具有差異、團體中佔少數個體有極大的排他現象,且時常會去傷害他們。

  綜合以上,個體間對於"一般"或"罕見"的其他個體對待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此研究與發現會是進化論的一個轉折,並且可以有助於進一步瞭解種族歧視與個體差異的偏見。

  Krupp博士:『像似的生物體傾向於分享複製自己的基因給彼此,差異個體間較無這種現象。因此進化論認為生物體會時常鑑別彼此,因為幫助相似的夥伴與傷害其他非相似個體會增加基因的鑑別率。』

  新的理論模型是以整體適應度理論建立發展的,整體適應度理論是一個生物學中的一種理論框架,認為生物體的行為不但會影響自身的繁殖也會影響其它周圍的生物體。我們都傾向於認為個體會比較關心其他個體的長相、味道或聲音,但這個模型顯示自身周圍的生物體也是影響的關鍵。

  這項工作預計在那些與周圍相似或非相似的生物體,以及我們所謂的一般罕見當中找到之間的行為差異。


[1]:研究者有 Krupp ( 心理學 ) 、Peter Taylor (數學、統計學、生物學) 


文章解釋:

假設在同種生物體當中有兩種不同類型A與B,A屬性的生物佔多數,具有B屬性的生物佔少數。

A屬性佔多數,B屬性為少數。

  這個研究認為佔少數的B屬性人會彼此互相扶持,並且對於A屬性的族群感到些微的排擠;然而A屬性對自己同為A屬性的生物只有些微的互利,但對於B屬性會有極為排擠的效應。

利他與排他間的關係

  親屬選擇在說明一般生物在演化時會將自身有利的條件傳給下一代,並且去除不利於自身的部分,但事實是仍有些不利自身的條件會繁衍下來。因此在親屬選擇的理論中說明,這些不利條件之所以被留下來是因為雖然條件對個體本身不利,但是卻有利於團體。文中的整體適應度理論則相似於親屬選擇,但比親屬選擇更為廣義。



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科學文章翻譯 - 畫出宇宙


來自Phys.org的文章 Astrophyicists draw most comprehensive map of the universe

翻譯內文:


  天文物理學家合力製作出二十億光年尺度下的鄰近宇宙3D繪圖,是至今最完整的鄰近宇宙圖像。超星系團剖面圖有助於我們瞭解物質在宇宙中的分布,同時也提供洞悉暗物質的關鍵。

 Hudson:『宇宙中的星系分布並不平均,而且沒有一定的圖像,它就像是山脈一樣具有高峰與低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希望從量子漲落中瞭解早期宇宙的大尺度結構。』

  在鄰近宇宙圖像當中藍色與白色代表了星系的密集程度,紅色區域指的是超星系團,被稱為Shapley Concentration,也是星系最密集的地方。尚未被探測的宇宙則以"背景藍"來表示。


SG Scan 1000kms smoothing from Guilhem Lavaux on Vimeo.

  瞭解物質在宇宙中的位置與運動有助於天文物理家去揣測宇宙分布與暗物質是否存在。科學家觀測到星系的運動速度是有差異的,因為宇宙分布並不平均,這樣的差異稱作『本動速度(peculiar velocities)。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與最近的星系─仙女座星系有每小時兩百萬公里的速度差異。

  早期的模型並沒有完整的觀測到運動。Hudson與他的團隊有志於尋找宇宙結構以瞭解本動速度。這樣運動上的差異可以用來定義物質與暗物質在大尺度下的分布。

  宇宙總值量大多來自於暗物質,暗物質被假設是個無法反射或放射光且無法被觀測到的物質,要找到暗物質只能夠透過重力或其它可見的物質間接證明它的存在。

 Hudson:『要更明白暗物質就要瞭解星系分部結構位置,像是銀河系、超星系團與真空。』

  下一步將與澳洲的研究者,從本動速度更深入瞭解整個圖形的細節。